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
(1)假定条件。是指由立法者提出、赋予法律关系主体一定行为模式或范围,即当事人在该种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依据的基本前提。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及其可能发生的后果;其二,这些行为模式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及其结果之间的区别。例如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就属于法律规范的假定条件。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
(1)假定条件。是指由立法者提出、赋予法律关系主体一定行为模式或范围,即当事人在该种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依据的基本前提。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为模式及其可能发生的后果;其二,这些行为模式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与其他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及其结果之间的区别。例如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就属于法律规范的假定条件。